3月30日设计一院组织为期3天的剑门关游,领略剑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伟气势与壮丽风景。在前往剑阁县途中,导游细致入微的向大家介绍当地的自然风光及人文历史,提前将大家带入了古蜀文化之中。
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即抵达了剑门关脚下,疲惫的身体在当地特色的全豆腐宴面前荡然无存,饭后伴随着欢声笑语,我们整装登剑门关。
为保存体力尽情领略剑门关的雄姿,全员乘坐缆车到剑门关山体下。队伍井然有序地攀爬鸟道,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无不惊叹古人的无穷智慧,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置于足下。
经过数个小时的攀爬,我们感受了“左是绝壁,右是深渊,脚下只有窄窄的通道,有时还得侧身弯腰才能通过”的鸟道、“缝隙间距1米左右,仅见天开一线”的一线天,在体验过程中我们才知道为何古语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语句。
下午17:30在剑门关南门集合,乘车返回酒店休息,车上同事们热情洋溢地分享登剑门关的感想,恨不能马上穿越回那个乱世三国,任一方守将,阻千军万马。
回到酒店短暂休整之后,晚上在“烤状元烧烤”进行就餐,这是2018年第一次设计一院全员的聚餐活动,老员工携新员工、各专业组团,尽情释放心中的热情,将这次出游的气氛推向了极致,整个活动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才结束,在回酒店的这段路上,公路是静止的,但人心是涌动的,人生路上的过来人向刚踏入职场、刚进入众恒、刚事业起步的同事分享自己宝贵的经验。
Day2
上午7:00集合出发游翠云廊,到达时“天公不作美”的下起了小雨,但是朦朦细雨更为这一段蜿蜒三百里,“皇柏”、“张飞柏”、“晋柏”等参天巨树点缀其中的古蜀道增添了一番别样的美,当我们喊着口号,踏上这一段青石板路之上时,古树林仿佛沉睡的雄狮终于被惊醒,瞬间拨开雨云,以一种苍劲有力、挺拔修长的姿态面向我们。
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这段剑门蜀道的雅名。
在这段蜿蜒三百里的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由此产生了“三百里翠云廊”的说法。
其中在七曲山大庙北行不远处,还有一棵被誉为翠云廊上的“古柏王”。此树树龄2300多岁,高24米,干粗6.7米,树冠覆盖45平方米,苍劲挺拔,郁郁葱葱。
|古柏王|
下一站
昭化古镇
昭化古镇,位于嘉陵江与白龙江的汇合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昭化,古称葭萌。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和2200多年连续建县史,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
在此行中,我们参观了有着浓厚历史氛围的考堂、县令府、城隍庙、古城墙等景点。
其中,城隍庙始建于唐代,历史上因战乱或年久失修,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最后一次毁于文革。现在这座城隍庙为原样复建。复建的城隍庙有两堂两庑,四合庭院。前堂正中为地藏菩萨塑像,地藏菩萨的左右两边分别为左判官和右判官,次为“日巡神”和“夜查神”,墙上彩绘有十四幅精美的行孝行善故事图,以教育人们要孝敬老人和多行善举。
后面为“城隍殿”,为城隍爷正殿,中间塑有城隍爷像,左右塑的是慈航大王(主平安)和财神爷(主财运的)。这种多神崇拜反映了人们要求有各种职能的神明来满足人们心理要求及慰藉的需要。庙内两棵高大的古柏树,传说是当年张飞所栽,因此又叫“张飞柏”,古驿道沿途尚存许多,尤以“翠雲廊”的古柏盛多而闻名。在古树的映衬下,城隍庙显得更加古老、庄严而神秘了。
●参观完昭化古镇后我们乘车前往皇泽寺
皇泽寺景点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寺内还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更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随着时间的尾声,今天的旅程也告一段落,大家带着意犹未尽的心返回酒店。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有“地下仙宫”美誉的雪溪洞与明月峡。
●雪溪洞
雪溪洞隐在潜溪河畔的森林之中,风光十分秀丽。参天的树林之中有一大石壁,雪溪洞口就在这石壁之下。洞口前是一间开阔的大厅,石桌石墩整齐排列,幽静森严。厅上两米多高的陆游石像,仪态庄严。厅侧,一条清澈的小溪,从一丈余高的洞门底淙淙地流向大石穴中去了。雪溪洞全长8000多米,是剑门蜀道的风光胜地,洞中石幔、石花、石笋、石柱,拟物状人,巧夺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钟乳,每一片岩壁,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天然雕塑,地设天造了这座神奇了地下仙宫。
●明月峡
明月峡有2300多年的历史,峡谷全长约4千米,宽约100米,两岸石崖壁立,其东就是有名的朝天岭,谷深约1千米,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明月峡可称其为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
至此,本次设计一院剑门关之游览已结束,人生之旅途将永远前进,当返回至众恒,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作为巴蜀子民,我们重走了古蜀道,领略了古蜀文化。线条可以束缚住施工图纸,但是正如古蜀子民利用智慧在悬崖边上修建栈道,在江河之上搭建梯桥,我们亦将发散思维,将众恒人为生活创造完美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图纸之中,使条条框框绘声绘色。